WELCOME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学术交流>>正文
学术交流

抗体药物实验室2023年学术沙龙第十八讲——赵亚杰

2023年10月13日         作者:         访问:[]

107上午,河南大学抗体药物实验室开展2023第十八讲学术沙龙,由赵亚杰博士主讲,主题上市纳米抗体药物研发报告

主讲内容

1993年比利时科学家HamersNature首次报道驼科血液中存在一种天然缺失轻链的抗体,称为重链抗体。克隆重链抗体的可变区可得到单域抗体,称为VHH。因VHH大小处于纳米级别又被称为纳米抗体(Nanobody)。与传统抗体相比,纳米抗体具有极好的稳定性,高抗原结合性,组织渗透性强,易表达,易纯化,免疫原性弱,易于构建多价和多功能抗体的优点。

纳米抗体发现30年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和生物学研究,但目前上市的只有四款纳米抗体药物或细胞疗法,分别是20189月欧盟获批用于治疗罕见血液疾病-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紫癜的Caplacizumab202111月在中国获批上市适用于成人晚期实体瘤患者的治疗的恩维达;20222FDA获批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CAR-T疗法CARVYKTI以及20229月在日本获批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Nanozora。其中恩维达发挥了纳米抗体分子量小,结构稳定的优点,是全球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皮下注射的PD-L1抗体;CARVYKTI利用纳米抗体单结构域和模块化的优点,容易通过分子操作生成多价或多特异性CARNanozora则发挥了纳米抗体分子量小,组织穿透性好的优点在炎症部位的分布水平更高。

虽然当今创新药大多由国外主导,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上市的四款纳米抗体药物中有两款由中国生物药企所开发,结合纳米抗体十分优异的性质,纳米抗体这个黄金赛道非常值得国内药企去押宝,实现弯道超车。

主讲人介绍

赵亚杰2022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现为河南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基于单克隆抗体和纳米抗体的药物研发及疾病快速诊断,发表SCI论文6篇,申请专利1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