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新闻动态>>正文
新闻动态

HU-BBS:特聘教授王泽坤主讲SARS-CoV-2病毒和生物安全

2020年06月07日         作者:         访问:[]

说明: http://news.henu.edu.cn/__local/A/43/97/FB83D6AF7B65C7B2F80B032E899_29A7A921_E468.jpg

剖析新冠病毒,科普生物安全。64日,总第17期、2020年第3期“河南大学生物&医学午茶会”(Henan UniversityBiweekly BioMed Seminar,简称“HU-BBS”)在基础医学院3楼会议室成功举办。河南大学杰出人才特区支持计划特聘教授王泽坤博士应邀做“SARS-CoV-2病毒基础研究进展与生物安全”的主题报告,来自基础医学院、抗体药物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药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以及纳米杂化材料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机构和部门的3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享学术盛宴。

主讲人王泽坤博士目前学术任职河南省微生物学会理事、河南省感染病与生物安全专委会副主委,美国病毒学会会员。在复旦大学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健委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从事病毒学博士后研究,经历过多年规范的病毒实验室管理培训。

针对当前SARS-CoV-2病毒的研究,王泽坤从“新冠病毒的结构”、“新冠病毒反向遗传学系统的构建及应用”、“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现状”、“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等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当前国际上多个研究团队围绕新冠病毒的基础研究及进展。他向大家介绍了新冠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相关蛋白的结构和功能,通过热点文献重点讲述了新冠病毒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和意义,体外重组病毒和野生病毒在病毒基因组序列、病毒复制水平、毒力等方面高度一致,重组感染性克隆在构建时还可以引入绿色荧光蛋白以便于更好的进行抗病毒药物的筛选,以及新的疗法的研究。王泽坤向大家介绍了当前疫苗研发情况,并对比了各种疫苗的优缺点。报告后半部分,王泽坤以亲身经历为例讲述了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分别展示了1-4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软硬件配置,分享了在美国博士后研究期间病毒实验室管理的心得体会。

在报告过程中和报告结束后,基础医学院马远方教授、王耀辉博士、张海龙博士、魏寅祥博士、王志增博士,生命科学学院的魏建设博士、张表博士,药学院的宋仕永博士,数学与统计学院的王绍利博士等专家纷纷提问,与王泽坤博士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会场学术氛围浓厚。纳米中心邹雪艳博士还专门就新冠病毒S蛋白纯化后的功能研究方法请教王泽坤博士,并表示希望能够开展深入合作。

鉴于疫情防控和研讨效果综合考虑,本次午茶会仍然采取了“线下+线上”的云端模式。目前远在美国访学的基础医学院胡延忠博士、生命科学学院王来博士守在电脑的另一端,全程收看了王泽坤博士的精彩报告,胡延忠博士表示“讲得非常好,学到不少新知识”。天然药物实验室的马凡怡博士、护理与健康学院的蒋恩社博士等和众多研究生、本科生以及校外学者也通过腾讯会议参加了本期午茶会。

据悉,王泽坤博士目前正在与我校纳米材料工程中心张治军教授团队合作,开展纳米银口罩材料对病毒的灭活效果检测研究,抑制率达到99.985%,已取得理想效果。其所在的抗体药物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在马远方教授的带领下,团队核心成员王志增博士、魏寅祥博士等于2月底就研发出两代基于纳米硒法的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该试剂盒可对血清、血浆及全血样本进行检测,5-10分钟内完成,结果肉眼可见。试剂盒阳性标本检出率超过90%,符合体外诊断试剂盒常规标准。经相关程序,该研发成果成功转让给江苏温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产品已获得欧盟CE认证并接到德国、斯里兰卡等国超百万份订单。

王泽坤,河南大学杰出人才特区支持计划第四层次特聘教授,抗体药物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病毒与病毒病方向带头人,河南省微生物学会理事,河南省感染病与生物安全专委会副主委,美国病毒学会会员,美国基因与细胞治疗学会会员。201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建委重点实验室获病原生物学博士学位(导师:袁正宏教授)。20122018在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微生物与免疫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 Mohammad Mir, Jianming Qiu教授)。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布尼亚病毒、肝炎病毒等重要病原体的复制和致病机理;RNA病毒RNP复合体的组装、转录和蛋白翻译机制;新型病毒载体技术开发与基因治疗等。在病毒学领域顶级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发表论文10多篇,两篇论文入选杂志亮点研究论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