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抗体药物实验室周末学术沙龙由曹明亚老师主讲。应疫情防控要求,学术沙龙在线上进行。曹老师主要针对改善慢性牙周炎和类风湿关节炎进程展开了讲解。
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 PD)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影响人类的两种最常见的慢性炎症疾病。近年来,流行病学和病理学研究显示,类风湿关节炎和牙周病之间存在严格的相关性,并具有许多相似的炎症反应。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慢性炎症和关节组织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软骨和骨骼破坏。同样,牙周炎患者从口腔菌群失衡开始,经历慢性炎症状态,导致牙齿及支持组织的丢失。至今,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等多因素的发病机制已被广泛接受。在环境因素中,慢性牙周炎(PD)被认为是类风湿关节炎(RA)的危险因素,似乎在疾病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大量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RA)中慢性牙周炎(PD)更常见,慢性牙周炎(PD)能够加剧类风湿关节炎(RA)发生和发展。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RA)与慢性牙周炎(PD)的相关性被认为与牙龈卟啉单胞菌(P. gingivalis)有关。牙龈卟啉单胞菌(P. gingivalis)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厌氧菌,是慢性牙周炎(PD)进程中最重要的病原菌。由于其能够通过内源性肽精氨酸脱亚胺酶(PPAD)诱导蛋白质瓜氨酸化,因此被定位在类风湿关节炎和牙周病病原学假说的中最关键的核心。那么,对针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 gingivalis)的抑制和清除是否能改善类风湿关节炎进程?
曹老师的讲解生动形象,提升了大家对慢性牙周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联系和认知,与会师生针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疾病进行了深入讨论。